《南水北调方略——问水大西北》(第二版)作品说明书

中国水网战略研究系列之一

在《问水大西北·第一版》中,主要根据青藏高原地形地貌,结合水能利用,阐述了从青藏高原调水的四种基本方案。《南水北调方略——问水大西北·第二版》,在第一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,结合季风、西风的运行规律,大气(水汽)环流、水汽辐合圈(带)的气象特征,西北地区气候环境、水土生态历史巨变的深层原因等气象气候的不断分析和研究,通过深入青藏高原的系列实地考察,归纳总结为科学调水与科学用水的“南水北调方略”系列研究成果。

大西北为什么会缺水,荒漠化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;上世纪70-90年代,为什么巴丹吉林沙漠会扩大80%,乌兰布和沙漠扩大38%,腾格里沙漠扩大16%,使得三个单独的沙漠连成一片;近年来的大西北,降雨量为什么又会有所增加。书中通过揭示这一系列现象的深层原因,来正确认识大西北缺水。

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黄河流域及黄淮海平原的缺水;解决大西北缺水,为什么选择青藏高原的藏东南作为水源地;从藏东南能够调多少水;为什么要把藏东南的水集中调入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发展使用;如何最为科学有效的把藏东南的水源调到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;实现调水的工程量及工程效益如何;调水后的水源区和受水区将产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;实现调水,对中国西部地区、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什么。书中一一为您解答。

本书还对我国寻求解决大西北缺水的各种设想、国外调水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进行了系统的梳理、分析和对比;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踌躇不前进行了全面的诊断把脉,提出了东西兼顾、南北统筹、趋利避害、扬长避短、循序推进的南水北调东、中、西线全面解决方案,形成了系统、全面、完整的“南水北调方略”。

作者深入青藏高原实地考察,足迹踏遍预选调水线路中的每个角落。对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、山川脉络了然于胸,水文信息、海拔高程烂熟于心,对西北地区大气环流、气候生态历史变迁的研究颇有深度。特别是对藏水北调、水能高效利用的研究独树一帜,思路、观点、方法与众不同。

作者以科学求实的创新精神,跳出水利谋水利。以历史视野、全局眼光、系统思维,通过跨行业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,提出“调水与新能源发展战略利益共赢,用水与气候生态改善共赢。在水能高效利用的调水发电中收回调水工程投资,实现零成本供水;在精准区域的用水中激活水汽环流,改善气候和生态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共同繁荣”的全新思路和理念。由此实现调水效益和用水效益的最大化。

  本作品大16开全彩版面,190页,11万余字,116张图表,研究成果可以落地,具有实操价值。